——聆听赵文津院士一席谈有感

把育人工作落实到宿舍中

以 宿 风 建 设 护 航 良 好 学 风

鹤发银丝映日月 热血丹心写春秋

期次:第457期    作者:材 料 学 院 武 明 伟   查看:94

  学生宿舍不只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宿舍是同学们学习累了憩息的港湾,是求知者“充电”的基地,是学生习惯养成和品德培养的重要阵地,是传播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同学们建立友情的重要场所。从活动时间看,学生在宿舍的活动时间,短则 8 个小时长则 20 小时,占据了学生大学生涯的很大比重。从关联的问题看,从宿舍脏乱差到网络成瘾、人际冲突、安全隐患问题等等,层出不穷。这背后凸显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宿舍管理和公寓区文化建设,学工部、思政办及各院系在宿舍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精力。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360 多间宿舍,分布在东西两个校区四栋宿舍楼里,搞好宿风建设关系到 2300 多名学生的安全稳定,健康成长,因此,电控学院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在系统思维下,从培养人的高度把育人工作落实到宿舍这个最小单元,通过制度管理、习惯养成、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最终达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目的。
  电控学院每年开展一届宿舍区文化节。宿舍文化节也不是仅仅搞搞卫生那么简单。宿舍文化是什么?宿舍文化的内核是宿舍成员之间持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归属,生活观念以及共同的精神追求。在宿舍里,同学们和谐相处、彼此包容,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友爱是一种文化;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把宿舍建设得整洁、高雅是一种文化,同学们志趣相同、相互激励健康向上是一种文化。文化因人而生,人因文化而雅。共同的价值追求,当然就有好
有坏,比如,都喜欢打麻将、都喜欢玩游戏、都喜欢某个球星、都喜欢科技创新、都有志于考研等,那么宿舍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宿舍成员拥有共同的人生理想,并且相互激励为之奋斗。一起探讨习题与文章,一起畅谈未来与梦想,一起结伴报考研班,一起结伴搞科技创新。围绕宿风促学风,组织宿舍制定文明公约、开展“三走”活动、开展“拒做低头族、向网瘾说不”主题活动,开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等等。
  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电控学院每年开展一届标杆宿舍评比,不仅评选卫生先进宿舍,还评选学习先进宿舍、科技创新先进宿舍、党员先锋宿舍,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把宿舍建成弘扬大学生正能量的阵地。
  把宿舍建成党团之家,使宿舍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电控学院把每个宿舍作为一个团小组,建立党员干部为主的楼委会,要求每位学生党员联系一个宿舍,帮扶一名同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把关注学生成长做到宿舍。电控学院班子成员和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关注困难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 大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人、塑造人。经过努力,电控学院今年涌现的考研学霸宿舍,还有去年新闻媒体报道的科技创新宿舍,都是坚持不懈开展文化建设结出的硕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宿舍是朋辈影响大于师长影响的场所,是舆情敏感难以把控的场所,我们要做好工作任重道远。
材料学院近三年的考研率均保持在 20% 左右并且稳中有升,2017 和 2018 届毕业生中连续出现了两个考研学霸宿舍,我认为这和材料学院各系和学工办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在宿风建设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护航良好学风的举措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材料学院在宿风建设方面的做法是:
  明责任,各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学生宿舍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吃透学校、学院关于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精神,并按照统一的要求把规矩意识真正渗透到学生心里,并严格落到实处。经常亲自巡查学生宿舍,发现问题当场解决,遇到难题及时与学院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定制度,强化制度管理的真正价值和效果。针对以前宿舍管理制度大而空的问题,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材料工程学院学生宿舍文明公约》 和 《材料工程学院关于学生宿舍违规情况的处罚办法》。学生在宿舍的不良行为得到极大遏制,互相监督规范做事的风气逐步形成。
  抓监督,强化对学生宿舍的监督与检查,放大检查结果的警示教育作用。显著的成效来源于对制度的敬畏与严格执行。材料学院每学期初都会给每位辅导员老师排班抽查学生宿舍,宿舍检查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宿舍的数据反馈给书记和各位辅导员老师,责令及时整改。同时将处分结果与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奖、党员发展等挂钩。
  建模式,逐步建立起“系部—班主任老师—班级生活委员—宿舍长—宿舍成员”这一宿舍管理及责任分担模式。这个五级模式的每一级都有自己特有而明确的权力和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系部一级具体牵头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宿舍管理制度,并从宏观上对班级的宿舍管理工作予以指导和监督;而其他层级就是逐级抓落实。
  办活动,每年 11 月举办材料工程学院宿舍文化月。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关键点,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追求一贯的室雅兰香而不是“每周三的干净”。通过该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宿舍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文明、健康、积极、上进的宿舍文化氛围。
  督干部,每年 5 月份举行学院年度优秀学生干部、宿舍长和优秀宿风班集体评选表彰大会。对一学年来表现优秀、积极履职的学生干部和优秀班集体予以表彰奖励,调动学生干部和同学参与宿舍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努力发挥正能量。
  警党员,不定期对问题宿舍的党员诫勉谈话。许多问题宿舍都有党员,可部分党员却做和事佬,你好我好大家好,对宿舍存在的各种问题视而不见。对此我们定期梳理问题宿舍,找到宿舍里的党员进行诫勉谈话,提醒党员同学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努力扭转本宿舍的不良状况。
  勤沟通,不定期召开关于宿舍工作的学生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现场就有关问题与学生展开对话,会后认真分析总结这些意见建议,能解决的立即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这些抓学风宿风建设的举措,对材料学院的学风宿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连续诞生两个学霸宿舍,就是材料学院师生共同努力的硕果。今后,我们将继续
4 月 12日,在万物复苏的春日午后,有幸参加赵文津院士与学校中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座谈会。赵文津院士儒雅的气质,渊博的学识,缜密的思维,开阔的视野,亲切的话语,令人折服。聆听赵文津院士关于科研工作的宝贵经验和人生感悟,收获甚丰,感受颇深。
  不畏艰难,无限风光在险峰。赵院士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好教材。赵文津院士,生于 1931 年,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从事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他敢于探索,与同事一道在皖南川西等地成功地实施了多项勘查工程,利用磁学探矿方法,发现了西南最大的铁矿,是一名找矿的“思想家”。1998 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顾功叙物探科技发展”奖、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出版专著 5部,发表论文 80多篇,其中在《科学》和《自然》
杂志上发表的就有 10篇以上。生命长青,奋斗不止,2011 年 10月 30日,赵文津院士作为第一作者的“在西藏中部与北部西藏板块叠覆在亚洲板块之上”(Tibetan Plate O verriding the Asian plate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Tibet)的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赵院士不懈奋斗、勇攀高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下午 14 点半一直到 18 点,3 个多小时的座谈,88 岁高龄的赵院士始终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实在令人敬佩。聆听赵院士的科研分享与人生感悟如沐甘霖。一句句经典的话语,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陶醉其中,回味无穷。第一,有的放矢,增强科研问题意识。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要提高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要以问题意识引领学术研究。科学研究要与国家命运、世界形势相结合,要有使命感和大局观,这与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预流”思想颇有相近之处。第二,夯实基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赵院士非常重视应用基础研究,认为应用基础是创新的源泉。鼓励我们要敢于争先,勇于创新,切忌浮躁浮夸。第三,格物致知,勇敢追求捍卫真理。赵院士通过自身经历阐明科研之路并不平坦,不仅需要上下求索的科学精神,而且需要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赵院士讲“抓住真理,敢于争论,管它呢”“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学派”,给我们以无比的鼓舞和勇气。第四,善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一个人永远有两个角色,主角和配角。当配角时会积极配合,当主角时能高效带领。学术是“大科
学”,很多时候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科研工作者要互相支持,互相尊重,海纳百川,携手共进,才能共同成长。聆听赵院士的真知灼见,感觉如沐春风而豁然开朗,带给我思考和启发,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如何更加高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处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如何在坚持自己的同时更加顺畅地融入科研团队?如何使我们的科研成果切实服务社会?我想:结合社会的需要和我校的特色,坚持不懈进行钻研,凝练科研方向,找准科研问题破解之;把科学研究服务于教书育人,让教书育人促进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使三者相辅相成;注重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合作,携手合作聚力攻坚;继续增强担当意识,树立雄心壮志,在科研道路上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目的。若如此,当不负赵先生教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