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如何让阅读更有获得感?

期次:第460期    作者:杨海宽   查看:30


  受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正在衰退,手机阅读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阅读方式。不可否认,这种改变让阅读唾手可得,只要指尖轻轻一滑,阅读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它让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也不可忽视。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相比,这种阅读在时间分布和内容分布上都呈现明显的“碎片化”倾向。碎片化阅读往往给阅读者带来两个致命伤害:一是阅读注意力大打折扣。当你习惯于阅读电子媒介内容时,你可以随心所欲去看想要的内容,但是你会发现,你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把一篇文章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完了。更不用说做读书笔记和札记了,而且我们的阅读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短信、微信打断,看一段文字之后,去刷一会儿朋友圈,不知不觉十几分钟过去了。所以,当我们拿起一本纸质书籍想静下心来阅读的时
候,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再集中精力去阅读了,因为手机就在你旁边,不去刷朋友圈心里实在难受。二是阅读能力的持续下降。手机阅读的题材,大多是轻松式、信息式、浅显式的文章,有些文章以获取关注度和刷取流量为主要目的,往往标题很吸引人,却没有什么内容。这些文章会让你的阅读变得轻松起来,但是久而久之,当你再去阅读那些高深的专业书籍或者经典,你会发现像是在啃硬骨头,阅读起来非常吃力。 以上两者综合的结果就是,阅读者并没有因阅读时间的增加而带来更多的获得感,相反,因为这种碎片化阅读消解了人们真正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获得感。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日常生活的全面介入,移动终端阅读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成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既然手机阅读不可避免,那么有没有让这种碎片化阅读变得有效的方式呢?换句话说,这种碎片化阅读整合起来,效果是不是会大不一样呢?通过笔者的亲身经历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整合碎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整合阅读的价值体系,简而言之,你要真正知道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阅读的价值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习得知识。通过阅读获取你想要的知识,这个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生活知识等等,只要对你的学习工作生活有帮助,都可以说明你的阅读是有价值的。不管是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原理还是一个使炖红烧肉更好吃的小窍门,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习得知识的范畴,阅读之后你是可以收获知识的。二是充盈思想。这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通过阅读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并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摄取,还要从摄取中输出。比如把你的思想与别人分享,把你的思想用于生活、工作甚至是影响别人。三是涤荡灵魂。这是阅读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通过阅读尤其是那些经典阅读,提升阅读者的人生境界,意志品格、道德修养,让自己见贤思齐、免于流俗。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所有阅读都应该以收获为目的,没有真实获得感的阅读都是伪阅读。消遣式阅读大体可以归结为娱乐层面,虽然属于阅读行为,但是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和看一场电影、赏一曲音乐、听一段相声没有本质区别,它更多的是一种身体或者情绪上的放松和消遣。
  整合碎片阅读的第二步是化整为零——
整合阅读的内容体系。 整合阅读的内容体系就是要预先设定一段时期内自己的阅读内容,形成阅读的连贯性和体系性,通过化整为零、归零为整的过程,避免了阅读的随意性。 1. 做好阅读分割。把你选好的内容,做好时间上的分配,利用零散时间,按照规划进度去阅读,久而久之,被打破的就不是碎片了,而是一串美丽的项链。当然,阅读分割适合那些短小、体系性不强的书,像《资本论》之类的鸿篇巨制或艰涩的理论文章可能不适合碎片化分散阅读。 2. 选好阅读平台。现在网络出现了很多阅读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例,确实产生了很多高质量的产品,具有很不错的可读性。但问题是,可选的东西太多。这就需要你去筛选了,保留那些对你来说最有用的就可以了,选取一段时期内与你的学习内容或研究方向相关的阅读平台,让你的阅读更有指向性,降低选择成本。 3. 完成指定阅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预定阅读内容,比如,在一天的某个时段,你固定利用一定的时间,阅读一篇已经选择好或者指定平台上的内容,完成之后,手机就立即放在一边去干别的事情。例如:限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阅读一篇大约 5000 字左右的专业性理论文章,重点记忆其中的主要观点,或者可以通过誊抄、评论等方式加深记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大学生,手机阅读永远都是辅助性阅读,毕竟艰深晦涩的知识根本无法在零敲碎打或者随时被中断的阅中完成。尽可能摆脱你的手机,是做学问的一个基本前提。